全球气候行动拉响“红色警报”:45项关键指标全部“偏离轨道”
转自:澎湃新闻
根据10月22日最新发布的《2025年气候行动状况》评估报告,全球在实现《巴黎协定》设定的1.5℃温控目标方面进展严重滞后。这份权威报告指出,在评估的45项关键气候行动指标中,没有任何一项正按计划实现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。
据新华社报道,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将于11月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举行,目前会议开幕已进入倒计时。在大会召开前夕,一份由贝索斯地球基金、气候分析组织、气候工作基金会、气候高级别倡导者和世界资源研究所共同合作的报告,为各国落实新的国家气候承诺、全球盘点和COP30会议成果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路线图。
报告将重要气候行动指标的进展状况分为四个类别:其中6项虽朝着正确方向前进但速度不足,被评估为“偏离轨道”;29项因进展极为缓慢而被列为“严重偏离轨道”;令人担忧的是,有5项指标完全“走向错误方向”,急需紧急纠正;另有5项因缺乏充分数据而无法评估具体进展。
在几个关键领域,情况尤其令人忧虑。全球范围内对化石燃料的公共资金支持仍在持续增长,2023年达到惊人的1.5万亿美元,自2014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加750亿美元。森林砍伐问题在经过早些年的改善后再度恶化,2024年的毁林速度相当于每分钟永久失去22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森林。同时,燃煤发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下降幅度微乎其微,其淘汰速度需要加快十倍以上,这意味着全球每年需要关闭约360座中等规模的燃煤电厂。
报告明确列出了需要大幅加速的重点领域:除煤炭淘汰需要加速十倍外,减少森林砍伐的速度需提升九倍;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速度需提高五倍,相当于每年新增至少1400公里的轻轨、地铁和公交专用道;高消费国家的牛肉和羊肉消费量减少速度需加快五倍,建议将每周食用量控制在不超过两份;
此外,技术碳移除的推广速度需要提升十倍以上,相当于每月建成九座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最大直接温室气体捕集设施;此外,气候资金每年需要增加近1万亿美元,这相当于2023年公共化石燃料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二。
尽管整体形势严峻,报告也揭示了一些积极进展。私人气候融资在2023年创下1.3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,较2022年的8700亿美元大幅增长,使其评估等级从“严重偏离轨道”调整至“偏离轨道”。
太阳能和风能在全球发电结构中的占比自2015年以来已增长超过三倍,使太阳能成为历史上发展最迅速的能源。值得关注的是,清洁能源投资在2024年连续第二年超过化石燃料投资。一些新兴技术也展现出突破性进展,其中绿氢产量在一年内增长超过四倍。
专家们在报告中发出强烈警示。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克里亚·舒默指出:“所有系统都在发出红色警报。(自2015年《巴黎协定》达成以来)十年的拖延已危险地收窄了通往1.5℃的道路。”
气候分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比尔·黑尔则强调:“将升温控制在1.5℃以内现在完全取决于一个因素:速度。科学结论明确无误——世界行动得不够快。”
猜你喜欢
- 2025-10-23华尔街顶级分析师评级:科芯科技获上调评级,惠普遭下调
- 2025-10-23欧林生物10月22日大宗交易成交315.00万元
- 2025-10-23爱彼迎CEO:ChatGPT不够稳定,暂无法整合进旅行应用
- 2025-10-23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与Anthropic正考虑达成数十亿美元云服务合作
- 2025-10-22建设机械10月22日龙虎榜数据
- 2025-10-22油价上涨 报道称美国接近与印度达成协议 印度或减少俄罗斯石油进口
- 2025-10-22中国电信(601728):中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项目,中标金额为117.58万元
- 2025-10-22叶国富:名创优品最新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IP运营平台型公司,已独家签约17个艺术家IP
- 2025-10-22全球气候行动拉响“红色警报”:45项关键指标全部“偏离轨道”
- 2025-10-22福特因后视摄像头问题在美召回近145万辆汽车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