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质资源“大有可为”
生物质资源“大有可为”
◎林玉莲 记者 徐锐
11月7日,新疆石河子市“低碳转型·新质驱动”产业创新发布会在沪举行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、生物能源研究部部长王峰在会上表示,将传统化石资源的利用与生物质资源的发展相结合,将成为石河子乃至新疆发展的独特亮点。煤/棉秆—乙醇—乙烯—高端化学品的转化路径,为当地产业的高价值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。
石河子市当地煤炭资源丰富,可延伸发展煤电、焦化、化工等产业,从而形成庞大的产业链。石河子市还拥有大量的生物质资源,如棉花秸秆、玉米秸秆和其他农作物秸秆等。相较于煤炭、石油和天然气等地下开采的能源,生物质资源生长于地表,不仅有利于产业发展,更将对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。
“在煤炭利用方面,新疆现已形成以煤基合成乙醇为主,并积极向生物质乙醇拓展的多元化格局。”王峰表示。
据介绍,目前,我国煤基乙醇技术已累计许可10余套,累计许可产能达455万吨/年。其中,新疆地区规划产能已达约220万吨/年,新疆天业已在石河子市建成年产25万吨的乙醇装置。
“从乙醇进一步延伸,乙醇制乙烯则是下游高值化利用的关键环节。”王峰说,国家发展改革委曾发文要求加快30万吨/年以下蒸汽裂解工艺乙烯装置淘汰退出,实现中小规模高纯乙烯灵活生产,可填补30万吨/年以下规模乙烯装置空白。新疆天业10.4万吨/年乙醇脱水制乙烯装置,为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乙醇脱水制乙烯装置。
在生物质资源方面,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%以上,2024年产量达568.6万吨,占全国总产量的92.25%。棉花秸秆年收集量可达1000多万吨。
王峰表示,棉秆的利用情况可以概括为“五化”:肥料化利用率为87.8%,饲料化利用率为10.7%,燃料化、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率共计为1.5%。高值化利用副产品,将有效支撑下游产业。
王峰介绍称,棉秆通过催化精炼技术,可以制备纺织纤维、低毒双酚聚合物、木糖醇糠醛等高附加值产品。如制成的长丝纤维溶解纺丝性能良好,纤维素衍生溶液取代度、黏度等指标与北欧木浆相当,两者能够满足低成本替代棉花和进口木浆需求。低毒双酚聚合物环境友好优势突出,可将生殖毒性降低100倍。
“按处理100万吨棉秆计算,年转化总产值可达到约60亿元,这将有效带动下游纺织、材料、生物制造、食品健康等多个行业的发展。”王峰说。
猜你喜欢
- 2025-11-10上海虹桥到浦东机场仅需十几分钟 进博会“剧透”未来低空出行新场景
- 2025-11-10生物质资源“大有可为”
- 2025-11-10西贝一个月闭店近10家,工作人员称系“统一安排”
- 2025-11-10部分国家被曝担忧美国破坏气候谈判,“它会发现自己被孤立了”
- 2025-11-09A股,重磅!拟收购100%股权,明日复牌!
- 2025-11-09商务部公告:暂停实施
- 2025-11-09中国集成控股拟更名为“亚洲策略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”
- 2025-11-09科济药业-B于11月7日斥资1377.93万港元回购87.65万股
- 2025-11-09粉笔于11月7日斥资60.8万港元回购20万股
- 2025-11-09南向资金爆买这只热门股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