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nance交易所

币 安app官网下载,为您提供安全便捷的数字货币交易体验。币安,助您轻松买卖比特币、以太坊等。币安binance官网提供现货、杠杆、合约交易,满足您的需求。立即下载币 安app,开启数字货币投资之旅!

有些上市公司简单粗暴的财务造假,为何多年后才被发现?

Binance交易所馒头2025-09-16 23:40:034

有些上市公司简单粗暴的财务造假,为何多年后才被发现?

在资本市场中,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,令人震惊的是,一些简单粗暴的财务造假行为竟然能在多年后才被察觉。广道数字从2018 - 2024年上半年系统性财务造假,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4.65亿元,直到2025年才被揭开黑幕。这不禁让人深思,为何如此明显的造假行径能长时间逃脱监管与市场的法眼?

一、造假手段的隐蔽性与复杂性

1. 精心伪造全套文件:造假公司通常会从源头入手,伪造业务合同、发票、银行回单等全套财务文件,形成完整的虚假业务链条。就像广道数字,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,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、发票、银行回单、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,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,从表面上看,这些文件手续齐全,逻辑连贯,很难让人发现破绽。

2. 构建复杂资金循环:为了让虚假业务看起来真实,企业会构建复杂的资金循环来伪造“真实”资金流。资金在关联方之间来回流转,看似正常的交易往来,实则是为了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和去向。例如,先将资金以采购款名义转出,再通过虚构的销售业务以货款形式转回,经过多次复杂的划转,让审计和监管机构难以理清资金对应关系和划转轨迹。

3. 利用关联交易与隐蔽关系:上市公司会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财务造假,并且刻意隐瞒关联关系。与关联方签订虚假交易合同,实现利润的转移和虚增。关联方之间往往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,可能通过多层嵌套的股权结构或复杂的协议安排,使得关联关系难以被察觉,从而为造假提供掩护。

二、企业内部监管失效

1. 内部治理结构缺陷:许多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,股权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,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。广道数字的实控人金文明在公司中权力过大,能够协调第三方借款与关联公司资金流转,组织实施财务造假行为。公司内部监督部门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约束,监事会、独立董事等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,使得造假行为畅通无阻。

2. 员工利益关联与合谋:部分企业员工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,为了自身利益选择参与造假。广道数字的财务负责人赵璐组织伪造单据并拦截审计询证函,副总经理宋凯在虚假销售合同上签字,采购经理李威配合制作虚假单据并拦截询证函。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造假利益链条,内部人员相互勾结,共同隐瞒造假事实,增加了造假行为被发现的难度。

三、外部监督困难

1. 审计机构失职: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外部审计机构,本应承担起发现财务造假的重任,但在实际操作中,部分审计机构未能勤勉尽责。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,函证程序未执行到位,未对回函地址与客户地址进行核对,就轻易相信企业提供的虚假财务信息。一些审计机构可能受到利益诱惑,与企业串通一气,帮助企业隐瞒造假行为,导致财务造假多年未被发现。

2. 监管资源有限:证券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大量上市公司,监管资源相对有限,难以对每一家公司进行全面、深入、实时的监管。对于一些复杂的财务造假手段,监管机构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调查核实,在发现线索之前,造假行为得以持续。监管规则也可能存在滞后性,无法及时跟上企业不断翻新的造假手段。

3. 市场参与者关注不足:除了审计机构和监管机构,其他市场参与者如投资者、分析师、媒体等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作用有限。普通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和调查能力,难以发现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。分析师可能更关注公司的短期业绩表现,而忽视了潜在的造假风险。媒体虽然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,但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困难,且报道的影响力相对有限,无法及时引起足够重视。

上一篇:摩根大通美国国债客户调查显示净多头创三周最高

下一篇:奕东电子: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股本2.96%

猜你喜欢

网友评论